草根莫迪逆袭之路:禁欲的总理,不平凡的印度教之子,强势的政客

2014年5月16日,印度古吉拉特邦成为一片欢腾的海洋,因为从这里走出的寒门之子——纳伦德拉·莫迪赢得了大选,成为本邦的骄傲。

对莫迪来说,赢得这场大选结果并不意外,这来自于他数十年来积累的政治声望和个人魅力。结果看似水到渠成,莫迪的奋斗过程却殊为不易。

古吉拉特邦是印度大邦,拥有196000平方公里土地和6300万人口。因为临海,以商业发达着称,圣雄甘地就是在这里出生。


...

草根少年

对莫迪来说,出生在古吉拉特邦对他而言并不意味着什么,因为莫迪的家族属于下层种姓。

莫迪当选后,印度曾经出过一本漫画书,里面把莫迪的童年描述得比较美好,漫画里还说,莫迪曾在当地最好的服装店里打工,并发誓要创立一个“莫迪衬衫”品牌,从那时就能看出莫迪远大志向云云。

这些都是宣传故事而已,莫迪出生在古吉拉特邦一个吠舍种姓家庭,在印度四个种姓里属于第三等,被印度政府列为“其他落后种姓”。

种姓制度是非常要命的一个阶级制度,在这个制度下,低种姓人民是没有出头之日的。

中国古代还有科举考试能改变人的命运,如果要和中国做个比较,种姓制度有些类似于科举出现前的门阀世家制度并且比它更加等级森严,看得出它是个相当落后的制度。

门阀政治及九品中正制在隋唐就告衰落,印度的种姓制度的法律地位却直到1947年才被废除,但也只是法律名义上,说归说做归做,在实际社会中它仍然起着相当的作用。


...


莫迪出生于一个茶农家庭,他的父母一共有6个孩子,莫迪是老三,上面有两个哥哥。

家境贫寒,两个哥哥都没能接受高等教育,小莫迪在村里边上学,还要帮父亲在火车站卖茶水,或者是和兄弟们在汽车站经营一个茶摊,日子过得比较辛苦。

莫迪也不是什么神童,他的学业并不出色,在班级里也就是个普通学生,属于毕业几十年后聚会老师想不起来那种。

不过少年莫迪有个爱好,喜欢表演和辩论,这在他成为总理后被认为是他的特质。这也没什么奇怪的,得道以后总得有点宣传卖点,一点小事也会被放大。至于许多莫迪传记里记录的小莫迪如何雄辩,如何智斗恶少等故事,我觉得看看就好。

没特点也就是有特点,没特点的莫迪成名后被大家崇拜,不是因为那些故事,恰恰是因为他的草根。草根出生,也成为他的个人魅力,引发民众共鸣,让他以后获益良多。


...

RSS到人民党

莫迪17岁高中毕业,迎来人生转折。转折并不是他考入了印度的清华北大级别的学校,而是因为他离家出走了。

莫迪出走的原因,许多人认为是因为印度的童婚传统。莫迪3岁时,父母就为他定下婚约,对象是邻村一名名叫贾苏达本的女婴,当时她还只有1岁。

根据传统,莫迪和贾苏达本在13岁举行了婚礼的宗教仪式,莫迪高中毕业后,两人共同生活了一段时间,时间很短,大概只有一个月左右。

随后,莫迪就离家出走了。

1967年,莫迪17岁。从上个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印度处于尼赫鲁治下,社会正处于深刻变革之中。年少的莫迪不甘于接受童婚,出走是他摆脱婚姻的方式。


...


莫迪之所以出走,还有更重要的原因——印度教的影响。

莫迪在8岁加入了国民志愿服务团(RSS),并成为一名小干事。这个名字我们摸不着头脑,实际它是印度最大的印度教组织。

在那里,莫迪还接触到了以后印度人民党古吉拉特分部的领导人瓦桑特·加金德拉加德卡和纳塔拉尔·贾格达。

印度教原本只是英国殖民者对印度各种各样宗教的一个总称,它包括各种各样民间信仰、崇拜和习俗。

有意思的是,本来各行其是的这些民间信仰,在被英国人冠以印度教名字之后,反而逐渐凝聚到了一起,成为现代印度教,并且在印度民族主义者里大行其道。

现代印度教的核心是吠檀多哲学,它不主张信徒避世隐居,而是主张积极入世作业。

入世有个前提,不能希望从作业行动中获得任何回报或利益,这叫做“业瑜伽”,也可以看作入世的僧侣。

“业瑜伽”的最高境界,就是放弃私人家庭生活和世俗的享乐,全身心追求精神上的圆满,比如前辈高人斯瓦米·维维卡南达和甘地那样。


...


国民志愿服务团(RSS)就要求高级成员坚守独身主义,过世俗的僧侣生活。

所以,印度教之子莫迪出走了,从他 的行为来看,他并不一定对农村传统有多大抗拒,出走是为了践行印度教传统,这时的莫迪已成为了印度教之子。

莫迪四处游历了两年多,到过哪些地方他自己也不能完全记清楚,总之是在印度教修道院之间来回拜访。在这期间他也回过一次家,不过只是住了一晚就又出发了。

但是游历不可能永远进行下去,世俗化的僧侣也是要谋生的,1970年到1971年,莫迪来到古邦最大的城市艾哈迈达巴德,在自己叔叔的餐厅里工作,同时继续为RSS服务。

1971年,莫迪正式成为RSS的一名干部,这是莫迪的人生发生真正转折的时候。


...


不要以为这一切很容易,在人民党执政之前,印度政府始终被国大党把持,RSS长期受到国大党打压。在当时,加入RSS几乎看不到前景,毫无回报,甚至还有被逮捕的风险。

比如1975年,时任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宣布印度进入紧急状态,开始逮捕反对派。RSS正是重点打击对象之一。

莫迪化身为地下党,乔装打扮为组织工作,散发传单、组织游行等,表现得机敏果断。因此,风波减弱后,他也更得到组织赞许。

莫迪被称为印度教之子不是没有缘由的,没有毅力和奉献精神做不到这些,莫迪的精神力量还是相当强大的。

在此期间,莫迪还获得了德里大学政治系学位,又获得古吉拉特大学政治学硕士学位。

1985年,莫迪受到国民志愿团的指派,加入了印度人民党。1988年,被任命为人民党古吉拉特邦秘书长,正式进入主流政治圈。

莫迪此时35岁,正是年富力强,成为党内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

莫迪为人民党奋斗了十几年,1998年,人民党终于在印度全国大选获胜,成为执政党,莫迪也因功成为印度人民党总书记,党内数一数二的人物。


...


走向台前

莫迪被称为人民党的“大脑”,固然是一种赞誉,但也说明一个事实,在21世纪之前,莫迪始终是在幕后工作,没有过独自执掌一方的经历。

2001年1月,古吉拉特邦发生7.8级地震,给莫迪带来了机遇,10月他被任命为古邦首席部长,开始主政一方。

在首席部长这个位子上,莫迪连任了3届,一坐就坐了14年。地方大员莫迪表现出最杰出的才能是在经济方面。

自莫迪上任以来,古吉拉特邦的经济飞速发展,被称为“印度的改革试验田”、“印度的广东”,从2002年到2012年,古邦平均每年GDP增长率是10.27%,比印度全国要高出不少。

到了莫迪参加竞选时,经济成就成了他最大的资本。别的竞选人也谈经济,但在大众听来多半是乱许愿,没有实际意义。莫迪不同,由于他在古邦的成就让他成为经济强人,他承诺的经济发展,民众往往深信不疑。就算有人怀疑,莫迪抬出自己在古邦的经验,就能让反对者哑口无言。


...


除了自己的能力,莫迪还有外部优势,那就是印度的“老人政治”。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执政党推选出来的总理一个比一个老,国大党的拉奥70岁、辛格72岁;人民党的古杰拉尔77岁、瓦杰帕伊75岁。这些70以上的总理让印度人民感觉到迟暮之气,莫迪竞选时63岁,虽然也不年轻,但算的上新生代,并且他以干净形象示人,让人感觉不到他的实际年龄,这样一来,又得到了加分。

莫迪虽然有过短暂婚史,却没有家庭的负担,私生活简单,工作勤恳。这对于深受腐败困扰的印度社会及其理想,减少了莫迪当选后搞裙带关系的可能。

莫迪富有锐气,能搞好经济,这也是印度民众所期待的,应该说,莫迪当选算得上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他恰好出现在那个时间点。


...


强势的政客

在古吉拉特邦任上,莫迪已表现出自己主政强硬的作风,他大规模引进投资,修建公路 等基础设施,并减少行政过程中的繁文冗节。

莫迪最受争议的,就是他的民族主义倾向。他在执政古吉拉特邦第三天,古邦就发生了震惊世界的种族宗教仇杀,2000多人丧生,其中绝大部分是穆斯林。

古邦仇杀震惊全国,很多人指责莫迪在暴乱期间袖手旁观甚至推波助澜,例如当时警察对于暴力事件熟视无睹,甚至帮助印度教徒迫害穆斯林。

连人民党总理瓦杰帕伊也在谴责莫迪的不作为,各界普遍呼吁莫迪辞职以示负责.但他坚持三不原则:不道歉、不负责任、不辞职。


...

莫迪的强势,可见一斑。

外界的巨大压力还是迫使莫迪解散了邦内阁,并提前进行古邦新的选举。但选举的结果还是莫迪笑到了最后,莫迪拿下多数选票继续执政,人民党稳如泰山,这也是因为当地印度教徒对莫迪的支持。

但在国际社会上,莫迪因此被孤立,美国、欧盟一度禁止他入境。不过在意识到莫迪将成为下一任印度总理后,他的入境禁令都被取消。


...

2014年5月16日,莫迪赢得大选后,当即前往古吉拉特邦的母亲家中,与母亲会面并触摸她的脚,这是印度教教徒向前辈寻求祝福的传统仪式。母亲则在莫迪额头点朱砂,并喂糖给他。

...

从这一天起,莫迪执掌起印度最高权力。印度这个矛盾国度迎来了一位草根总理。

莫迪的故事,先讲到这里,未完待续,现在头条有很强大的搜索功能,对莫迪或印度有兴趣的朋友,直接在头条搜索,就能得到精准有效的信息,不妨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