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析隋朝对高句丽的战争:杨广三征高句丽,只得到了名义上的胜利


战争起因

在隋朝统一之前,高句丽就一边归附隋朝,一边又在暗中联系陈朝。陈朝灭亡后,高句丽更是屯兵于边境,做好了防守的姿态,并经常派出小股部队侵袭隋朝边境。到了公元597年,高句丽的平阳王联合靺鞨人攻打隋朝驻扎在辽西的军事基地。于是,在公元598年,隋文帝就命令汉王杨谅率军30万进攻高句丽,这也是隋王朝对高句丽的第一次战争,不过最后失败而归。

错过了您喜欢的节目吗?
Sponsored by Remind My TV

虽然隋文帝进攻高句丽失败,但对于当时的隋王朝来说,这点损失其实就是毛毛雨。自从杨坚统一之后,经过一系列改革,国力那是直线上升。到了大业初年,隋朝不论是国力还是国威都达到了鼎盛。不过,高句丽依旧不害怕,照样秘密联系突厥,随时想要对富庶的隋王朝再干一票。

... 杨广画像(京杭博物馆)

大业三年(607)秋,杨广北巡榆林,来视察突厥的启民可汗,恰巧,高句丽的使者也在启民可汗这里。启民可汗这时候正要讨好隋朝,而且这时期的突厥还是臣服于隋朝的。于是就把高句丽的使者给拉出来见杨广了。裴矩就在一旁对杨广说:“高句丽本来就是箕子的封地,汉晋时期一直都是中原的郡县,可到了现在却不听从我们了,先帝早就想征服他们了。如今,他们的使者看到启民可汗如此归顺我们,一定很恐惧隋朝的国力,可以借此威胁高句丽王入朝拜见。”

迪士尼门票买二送一
Sponsored by 香港迪士尼

于是,隋炀帝就让高句丽的使者回去禀告,如果他们的王不来,那他杨广就亲自去找他了。不过,也许是之前抵抗隋军打出自信了,高句丽王高元直到大业六年十二月也没去拜见。因此,隋王朝对高丽的战争便开始了。

... 隋朝疆域(607年)

实际上,高句丽早就是隋王朝的战略目标了。因为当时,北方的东突厥已经归附隋朝,西边的吐谷浑与西突厥对隋朝暂时还不存在威胁。所以,隋王朝想要扩张,唯一的方向就是辽东地区了。而在中原王朝的认知中,辽东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王朝的固有领土。因此,高句丽就成为了必须征服的对象。

PS:高句丽与高丽是两个政权。

战前准备

鉴于隋王朝对高句丽的战争最后引起国内压力,所以,在战争的各个方面都要详细介绍。考虑到自己的父亲隋文帝之所以在高句丽失败是因为准备不足的原因导致的。所以,在杨广登基的当年,就开始全面地进行对高句丽的战争了。

想将法式甜品兴趣变成职业?
Sponsored by 香港专业烘焙职业训练中心

杨广的战略准备主要有四个:

营建东都作为全国战略中转基地。 修建运河。 造船 解决西方威胁。

大业元年三月,杨广命令杨素与宇文恺开始营建东都,并在其西北方向构筑了坚固的宫城以作为核心阵地。并且,在洛阳城附近,构筑了洛口仓(粮窖3000个,每窖容粮8000石)的洛口仓和回洛仓(粮窖300个)等粮食基地,用以储备粮食。

营建东都的同时,杨广又下令开挖了以洛阳为中心,西至长安,南至余杭,北抵涿郡,东至于海的大运河,并开始将附近及江南地区征调的粮食,集中贮藏于洛阳各粮仓之中。在准备进攻高丽时,又将粮食运往前线基地涿郡。在营建东都与开凿大运河的同时,杨广又命王弘、于士澄前往江南大规模的造船。

为了解决东征辽东的后顾之忧,并重新打通封闭已久的丝绸之路。杨广西巡陇右,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去过西域的皇帝。先是以外交手段争取到了位于吐谷浑东北方向的铁勒部落,并策动铁勒进攻吐谷浑。然后,杨广又派杨雄与宇文述率军进攻,大破吐谷浑。从此,羌城以西、且末以东、祁连山以南、雪山以北的土地均为隋朝所有。至大业六年末,进攻高句丽的所有战前准备均以完成。

骨痛、劳损、退化【补软骨】 查询: 6227 6040
Sponsored by Dotdot Asia Ltd.

战前分析

影响战争的因素有很多,当时高句丽与隋朝以辽河为界,在辽河以北的地区是奚、契丹等部落的聚居地,这些部落对于隋王朝与高句丽之间保持中立的态度。而今吉林省西疆以东则是靺鞨等部落的聚居地,这些部落在开皇年间曾于高句丽一同进攻过隋朝,所以,在这场战争中,靺鞨等部落是对隋朝保有敌意的。而高句丽南面的新罗与百济则处于观望状态。

... 辽河周围形势

高句丽防御隋军的第一道防线就是辽水,第二道防线是鸭绿江,第三道防线是萨水。辽水防线以辽东城为核心区域,辽东城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其次就是沙卑城,沙卑城类似于隋朝的涿郡,都是充当着后方运往前线粮草的中转站,而且,高句丽想要防止隋朝的海军,就必须要守住沙卑城。

喜疗疤-【升小叩门致胜攻略】
Sponsored by 喜疗疤

高句丽的第二道防线,也是最重要的防线鸭绿江,其主要核心为丸都城,这座城市是高句丽原先的都城,这座城原本就要依险筑城,之所以是高句丽旧都,就是因为这里的地理位置十分险要。丸都城的北面是群山,城池的西面又有新城,新城的东北还有南苏、木底等城,以此构筑以丸都为核心的坚固防线。

而气候方面也是影响战争的重要因素,辽东一带地区的气候是影响隋军最大的因素。每年的六月、七月为雨季,从八、九月开始到次年的二、三月是寒冻时期。在古代,雨水与冰雪对军队的进攻以及后勤运输影响十分大,所以,隋军想要征服高句丽,必须速战速决。

第一次进攻

大业八年(612)正月初二,全国士兵除水军外,全部抵达涿郡。总计1133800人,号称200万。后勤人员为士兵的两倍。誓师大会结束后,杨广下诏左、右两路共各24军,按指定路线向平壤开进。从初三开始每天出发一军,各军相距四十里,首尾相接,鼓角相闻,旌旗相连达九百六十余里。

... 第一次进攻
奇妙优惠 门票买二送一
Sponsored by 香港迪士尼乐园

到了三月十四日,隋军已经抵达辽水西岸,与拒河防守的高句丽军隔江对峙。杨广命工部尚书宇文恺制作三座浮桥准备强渡。谁知,这个着名的建筑学家在关键时刻竟然把浮桥给造短了。充当前锋的左屯卫大将军麦铁杖冒死率军跳入河中,拼命向对岸游,想要发起强攻。可高句丽根本不给隋军的机会,趁着隋军无法过河,高句丽弓弩齐射,左屯卫大将军麦铁杖、虎贲郎将钱士雄、孟叉等先锋将领及隋军将士全部阵亡。

杨广很生气,但他又不能责备宇文恺,毕竟接下来的工事还得全靠他来主持。在右屯卫将军何稠率领三万弓弩手的掩护下,浮桥还是成功搭上了,隋军全军出动,大败高句丽,歼敌一万余人,随后挺进辽东城。

实际上,凭借隋军的实力,第一次进攻高句丽就可以胜利的,就算时间不等人,也可以将高句丽的势力范围压缩至鸭绿江以南,然后等来年再战。谁知,杨广在关键时刻,犯了一个关键的错误。随着杨广一同出发的不止是大军,还有隋朝周围的各国国主及使者,杨广带着他们就是要让他们明白隋朝的强大是他们根本惹不起的。为了体现隋朝是一支正义之师,杨广下令,只要高句丽的士兵宣布投降,必须停止进攻。可杨广没想到,他的这道命令却间接帮助了高句丽。

房间几细都玩到5.1?英国Mission 迷你喇叭组合,帮你建造私人影院!
Sponsored by POMA
... 辽东城周边地理位置

在围攻辽东城的战役中,高句丽数次出城迎战均被隋军打败。而隋军在进攻辽东城时,每当隋军士兵即将登上城池时,辽东城的守军就投降。而前线指挥官只能停止攻城,派人向后方传信杨广,高句丽人就趁这个时候修筑工事,等到杨广的命令再传到前线时,高句丽又不投降了。如此反复,杨广却还不修改命令,这是为什么呢?问题就在于杨广认为前线将领没有很好地执行他的命令才导致这种事情发生的。而多次即将城破却不得不停止进攻使得前线士兵开始不用心攻城了,因为打了也是白打。即便杨广亲自督战,但先前的行动早已让士兵灰心。所以,直到六月,隋军依旧止步在辽东城。

关键时刻,杨广想起了死于行军途中兵部尚书段文振临终前的建议::“水陆俱前,出其不意,则平壤孤城,势可拔也。若倾其本根,余城自克。”就命于仲文、宇文述等率领9个军速渡鸭绿水(今鸭绿江),与水军协同进攻平壤。

当于仲文军经乌骨城时,挑选了几千匹瘦弱的马驴安置在军队后用以引诱敌人,然后率领部众向东行进。乌骨城的高丽军队见有机可乘,就袭击他们的辎重,于仲文趁机回军,大败高句丽军,因此顺利进军到鸭绿江。

...

就在隋军围困辽东城的时候,隋朝水军在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的率领下,从东莱郡横渡渤海,沿着浿水(今朝鲜大同江)逆流而上,在距离平壤六十里处与高句丽军队遭遇,此战,隋军大胜。来护儿想要携胜利之势进攻平壤,副帅周法尚建议来护儿等主力抵达时共同进攻,但来护儿不听,亲自挑选四万精锐进攻平壤。平壤守军出城迎敌,被来护儿打败,在撤退城内时被来护儿率军跟上,也一同进入了城中。

一个国家的首都,如此轻而易举的就被人占领,只要稍微谨慎一点的将领都会觉得里面肯定有问题。事实也确实如此,高句丽之前出城迎敌的军队就是故意输给来护儿的,就是想要引隋军进城。但对于来护儿来说,攻破敌国首都这样的头功,诱惑力太大了。就在来护儿率军进城的同时,埋伏于城内各处的高句丽守军其出,隋军猝不及防,几乎全军覆没,等到来护儿率军逃到船舶处时,四万精锐仅剩下几千残兵。来护儿只好退守海上等待陆军,不敢轻举妄动。

另一边,于仲文因为孤军深入,在渡过鸭绿江后,粮草已经不足。高句丽将领乙支文德发现隋军面有饥色,认为其粮草不足,就采取诱敌深入的策略,打一仗就往后退一步,待将隋军引过萨水,距平壤30里处时,乙支文德就谎称要投降。他派人告诉于仲文,让他们先往后撤,自己去把高句丽王抓过来谢罪。

... 乙支文德画像

对此,于仲文压根就不相信,他坚持要进攻平壤城。但宇文述因考虑到粮草不足、士兵疲惫等问题,就同意了乙支文德的要求。就在隋军渡萨水时,高句丽军突然杀出,隋军正在渡河,仓促之间无法迎敌,遂全线崩溃。九个军三十余万人一昼夜间奔袭450里逃到了鸭绿江,等到撤退至辽东城下时,仅剩下2700余人。

按理说,既然要长途奔袭,那粮草问题是重中之重,为何这九个军刚到鸭绿江的时候就出现粮草不足的问题呢?其实,于仲文所率的九军共305000人,在领取百日干粮之后,连同武器,单兵的负荷量已达3石(按隋制大约有79 .2公斤)以上,士兵们在行军路上根本承受不住这样的重量。但是你要是把粮草扔了被发现就得被砍。于是,每当扎营时,士兵们就偷偷将粮草埋起来以减轻重量,这就是为什么隋军长途奔袭却粮草不足的原因了。而宇文述也并非看不出来乙支文德是诈降,但关键是,就算看出来了也没有办法,因为隋军已经粮草不足了,想要攻克平壤城是不可能的,不撤退就得饿死。只不过,在到平壤城下才想撤退已经太晚了。

当传来败军的消息后,杨广自知此次辽东之战算是失败了。大业八年八月二十五日开始下诏撤退。

第二次进攻

杨广的做法确实让人吃惊。大业九年正月初二,杨广再次集全国之兵于涿郡,因兵力不足,杨广又下诏募兵,凡是应募者免除其家赋役。同时,修筑辽东郡城以储军粮,并命卫文升等人辅佐代王杨侑留守西京长安,准备发动第二次进攻高句丽的战争。接到诏书的官员无不傻眼,因为这距离隋军完全从辽东撤回仅仅两个月。

...

三月初四,杨广从洛阳出发赶往涿郡,拉开了第二次与高句丽的战争。杨广吸取了第一次进攻高丽时的教训,他直接派宇文述率军沿北道进攻平壤,以此配合从东莱出发的来护儿水军。在进攻辽东的问题上,杨广不再像上次一样遥控指挥了。他全权放任各将领,让他们爱怎么打就怎么打,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啃下辽东城这块硬骨头。

没有了约束的隋军将领那真是撸起袖子各显神通了,几乎是史书上出现过的攻城方法让他们用了个遍,一直连续进攻了二十多天,可这次的辽东城却比往常还要坚固,不管怎么进攻,就是攻不下来。而此时已经是六月份,雨季再一次开始延缓隋军的运输时间。

... 杨广

为了攻下辽东城,杨广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命人制造了一百多万个布袋,里面都填满泥土。杨广打算在辽东城外堆砌出一道与辽东城城墙一样高、宽三十步坡道供士兵冲锋。然后,派弓弩手登上高出城墙的楼车上,从高处掩护隋军登城。

可以说,只要这个计划实施,辽东城肯定会被隋军占领,而后迅速向鸭绿江推进,辽东大局可定。杨广似乎望见了胜利,还诗兴大发,作出了一首着名的五言乐府诗《白马篇》,这首诗的大气磅礴直到十几年后还被李世民津津乐道。

只不过,事与愿违。换句话说,杨广高兴地太早了。面对着隋军的每天的堆土,辽东城内的高句丽守军都觉得必死无疑了。就在一切准备就绪,正打算攻城时,一封从洛阳发出的紧急军情让杨广坐不住了。没错,杨玄感反了。

... 杨玄感画像

就算当时各地也有起义军,杨广都不怕。但杨玄感是贵族,是门阀。那个时候,南北朝刚刚结束几十年,门阀照样能够随时拥立一个贵族登基,这样一个重量级的政治人物,所带来的远非农民起义军可比。

于是,六月二十八日夜,炀帝密召诸将,令各自率军返师,准备进击杨玄感叛军。对于杨玄感叛乱的重视程度,从杨广撤军也能窥见一斑。为了能够迅速且顺利的退军,杨广放弃了堆积如山的军资、器械、攻具及营垒、帐幕,让士兵只带武器秘密撤退。

而此时,北道的宇文述前军王仁恭部,在新城大败前来迎战的1万多高句丽军队,正围攻新城。而统帅水军的来护儿,则正在东莱海口登船起航。接到炀帝班师的诏书后,均率军向东都方向转进。第二次高句丽战争就这样无功而返。

第三次进攻

高句丽仿佛成为了杨广的心病。之前的两次进攻,耗资无数、死伤无数,国库也基本见底了,胜了也还好说,可最关键是败了。杨广自上任以来,北巡突厥、西巡河右、经略西南、招抚琉球,在战争中,大隋王朝无往不利,可偏偏在高句丽这样一个小国上连续吃亏。

可以说,杨广此时收手,然后精心治理内政,稳定国内后,利用先前的教训,再次出兵辽东,隋王朝也不是不可能成为唐朝那样的朝代。但最关键的是,杨广选择了继续进攻。

大业十年二月初三,杨广再次下诏征讨高句丽。大隋王朝的命运从这道诏书发出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结局。

三月十四日,杨广率军开始向涿郡出发,一路上不断有士兵逃离,而各郡也出现了私自留兵不发的现象,即便杨广下达逃兵斩首的命令,依旧控制不住逃兵现象。因为当时天下大乱,各地起义不断,所以,直到七月十七日,杨广才率军抵达怀远镇。不过,依旧有大批士兵未能按期抵达辽东。

... 来护儿画像

与此同时,来护儿的水军渡过渤海,在毕奢城大败高句丽军队,并乘胜渡过鸭绿江,兵锋直指平壤城。但,此时的高句丽已经不行了,隋王朝如此强大,依旧被战争拖垮了,小小的高句丽更是耗不起了。尤其是一年前,杨广要不是因为撤退,高句丽早就被占领了,这些因素都影响着高句丽。

面对隋军,高句丽高元选择了投降,并把参与杨玄感叛乱并逃到高句丽的斛斯政交给了杨广。如果是之前,杨广一定会拒绝。但是现在,大隋王朝这座大厦已经快不行了,杨广得到了名义上的胜利,让杨广得到了大国皇帝的尊严,这已经让杨广很满意了。虽然众将极力劝谏攻克平壤,但最终,杨广选择接受了高句丽的投降。

第三次高句丽战争就这样结束了,换句话说,第三次进攻高句丽,杨广只不过是想要精神上的安慰而已了。

... 影视剧中的杨广

值得一提的是,杨广回到洛阳之后,就让高元亲自入朝,可惜的是,杨广等了好久都没等到一个高句丽的人。愤怒的杨广想要第四次进攻高句丽,最终因为国库耗尽而放弃了。

而此时的大隋王朝已经叛乱四起,杨广驾驶着帝国的马车,越走越远。

本文图片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