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种教育方式更容易让孩子成才?哈佛教授通过一个实验揭开真相

哪些孩子更容易成才?是经常被打击、被贬低的孩子,还是经常被鼓励的孩子?

昨天看了《亲爱的小课桌》之后,作为家长真的是感触颇多。

夸奖式教育效果立竿见影

看《亲爱的小课桌》第一期时,徐敬凯因为被妈妈管教的过于严厉,缺乏自信,甚至自卑,拒绝在大家面前表演节目,总是习惯于把自己隐藏在小小的角落里。

在第二期《亲爱的小课桌》里,飞行嘉宾傅首尔到来之后,她的“彩虹屁”功效在徐敬凯身上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傅首尔第一次看见徐敬凯就问到,你觉得我长得怎么样?在徐敬凯保持沉默之后傅首尔首先开口,我觉得你看起来很可爱,在听到夸奖之后,傅首尔再次问到,你觉得我颜值怎么样,徐敬凯很快回答到:美丽。

...

在徐敬凯写作业的过程中,傅首尔全程陪伴,并不时的根据徐敬凯身上的闪光点进行夸奖。

看到徐敬凯作业写得很快,傅首尔说,看到你妈妈给你布置的作业其实一点都不难,你写得很快,证明你很聪明。

看到徐敬凯写对答案又擦掉之后,就夸奖到,你是因为写得不够漂亮擦掉重新写的。夸奖徐敬凯做得很好。

傅首尔问徐敬凯,你知道你妈妈为什么布置这么多作业吗?徐敬凯回答不知道,傅首尔说因为你聪明。

在傅首尔的一顿夸奖之后,徐敬凯的脸上扬起了开心的笑容。并且非常快且顺利的完成了作业,和第一期不时的去问身边的老师,形成鲜明的对比。

...

很多父母教育孩子习惯于打击教育,正像徐敬凯的妈妈,她说自己孩子已经是别人家的孩子,如果自己再去夸奖孩子,孩子可能过于嘚瑟,害怕孩子有点飘。

对于孩子来说,打击教育和鼓励教育的区别不仅仅是孩子听了之后的感受,更长远的影响是在孩子成人之后。

...

打击教育和鼓励教育最大的区别在几十年后

父母养育孩子、教育孩子的根本目的是让孩子成才,但是打击教育和鼓励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却是不可同日而语。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可布森针对1-6年的小学生做了一个实验。


他们在小学1-6年级中抽取了20%的学生,随即进行了“预测未来发展”的智力测验,并告诉老师,这些学生很有发展潜力,要求老师不要告诉学生,8个月之后,又进了第二次智力测验。


结果发现,被期望的学生,尤其是一、二年级被期望的学生,比其他学生在智商上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一倾向,在智商中等的学生身上表现的特别突出。而且从老师所作的行为和性格的鉴定中可知,这些被随即选中的学生表现出更有适应能力、更有魅力、求知欲更强。

这是因为老师们对哈佛教授的智力测试深信不疑,他们认为名单上的学生都是出类拔萃的,无意间会对这些学生期望提高,这些期望会随着老师的预期、提问和肢体语言等传达给学生。


...

也就是说老师的行为无形中塑造了学生,这就是着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期望效应。后来,人们在皮格马利翁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赏识教育。

所谓的赏识教育就是通过赏识孩子的行为所带来的结果,来强化孩子的行为,通过赏识孩子的行为过程,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

回头欣赏傅首尔对徐敬凯的夸奖,因为夸奖徐敬凯加速写作业的速度,作业速度提升,加强了孩子的信心。

不管是打击教育还是鼓励教育,教育的结果往往几十年后才会显现,但是孩子可能成为一生的受害者。

鼓励教育不是简单的夸奖

很多父母都觉得鼓励还不简单吗?经常夸奖孩子,说说“你真棒”、“你好厉害”,并非如此,很多父母在鼓励孩子的时候,会混淆赞扬和鼓励。

真正的鼓励会强化孩子的行为,让外在的兴趣转化为内在的动力。如果父母把赞扬当成了鼓励,孩子既不在意结果,也不在意努力的过程,一切都会以父母的评价为导向。

所以在《亲爱的小课桌》中,叶一茜夸奖傅首尔非常会夸奖人,因为傅首尔夸奖的特别细致,可以让孩子们明显感受到这些夸奖都是真实的,会让孩子的行为立竿见影。

...

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说过: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

很多父母不是不想鼓励孩子,而是不会鼓励孩子。

研究表明,如果孩子听到的更多的是基于过程的称赞,他们在面对挑战的时候就不会那么轻易的放弃。也就是说夸奖孩子,要夸得具体。不要去夸奖孩子取得了哪些成就,而是要夸奖孩子取得成就背后付出了怎样的努力。

多夸孩子的行为而不是结果

夸奖孩子的时候,很多父母很喜欢去说“你真棒”“你很厉害”“你做的很好”。这些词语都是对结果的肯定,听起来非常的宽泛。对孩子来说实际意义并不大,想要夸奖对孩子有用,就要多去夸孩子的行为而非结果。

比如孩子取得了好成绩,他努力付出的行为应该得到夸奖,而不是成绩。比如傅首尔夸奖徐敬凯说时说,因为你聪明所以你妈妈给你布置的作业会更多,因为你作业写得既快又好,所以你聪明。

夸奖中注重孩子自身的优势,而非简单的结果赞赏。

...


夸奖的越具体越好

如果父母不知道怎样夸奖,可以从小事入手,夸奖的越具体越好。针对孩子的具体行为去做夸奖,可以让孩子具体感受到夸奖的真实性。

比如描述孩子取得好成绩的努力过程;比如孩子作业做的好究竟是好在哪里?

这些夸奖具体到孩子的行为可以强化孩子的这些行为,从而引起孩子的内在改变。

如果父母总是赞扬孩子,比如父母总是说,你很棒,当孩子习惯父母的夸奖,他内心的想法是为了他人夸奖而做出的改变。

经常被鼓励的孩子正好相反,孩子是为了鼓励而改变,所以孩子更多的是从自己内心的需求而出发。

不要小看小小的赞扬和鼓励,如果父母不会鼓励,孩子会依赖于别人的评价,成为讨好型人格;相反如果父母会鼓励,孩子就会变得更加的有主见,更在乎自己的自我评价。